什麼是自行車齒比?
學習自行車齒輪比的基礎知識及其對騎行性能的影響。
什麼是齒輪比?
齒輪比是前盤齒數與後飛輪齒數的比值,它決定了每踩一圈踏板時後輪轉動的圈數。
想像一下你正在騎車。你踩動腳踏板,鏈條會帶著後輪轉動,車子就前進了,對吧?自行車齒比,簡單來說,就是前面牙盤(你腳踩的那個大齒輪)和後面飛輪(後輪上的小齒輪)之間的一個比例關係。這個比例決定了你踩一圈腳踏板,你的後輪會跟著轉動幾圈。這就像是你和你的後輪之間的一個「約定」。如果約定你踩一圈,後輪要轉很多圈,那你一開始會覺得很「重」,很費力,但一旦騎起來,速度就會很快。如果約定你踩一圈,後輪只轉一小圈,你會覺得很「輕」,很省力,但速度會比較慢。
齒比如何影響騎行?
簡單來說,自行車齒比是騎行體驗的「總指揮」,它直接決定了你的力量和速度如何轉換。核心影響體現在以下幾點:
決定踩踏的費力程度
高齒比:踩踏感覺重,需要更大的力氣,就像在健身房推一個很重的槓鈴。 低齒比:踩踏感覺輕,非常省力,就像輕鬆地爬一段緩坡樓梯。
決定騎行的速度
高齒比:踩一圈,後輪轉動很多圈,所以你的速度潛力更高,適合在平路和下坡時追求速度。 低齒比:踩一圈,後輪轉動圈數少,速度較慢,但能讓你在陡坡上保持前進。
影響騎行的效率和耐力
正確使用齒比,可以讓你保持一個穩定而高效的踩踏頻率(比如每分鐘80-90圈)。這能避免肌肉過早疲勞,節省體力,讓你騎得更遠、更久。把力氣用在「刀刃」上!
保護你的身體
在起步或爬坡時,如果強行使用高齒比(重齒比),會對膝蓋造成巨大的壓力,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運動損傷。使用合適的低齒比可以有效保護你的關節。
總而言之,齒比就像是汽車的變速箱。一個聰明的騎手會不斷調整齒比來適應不同的路況,最終目的不是為了「更快」或「更慢」,而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一直處於最舒服、最高效的輸出狀態。
齒輪比的計算
齒輪比 = 前盤齒數 ÷ 後飛輪齒數
例如:50齒前盤配11齒飛輪,齒輪比 = 50 ÷ 11 = 4.55 這個數字 4.55 意味著什麼呢?它就代表著你踩一圈腳踏板,後輪會精確地轉動4.55圈。
如何選擇合適的齒輪比
🚴♂️ 從靜止起步時:
策略:使用低齒比。
原因:就像汽車掛一檔起步一樣,低齒比能讓你用最小的力氣輕鬆地開始移動,還能保護你的膝蓋哦。
🛣️ 在平路上巡航時:
策略:使用中等到高齒比。
原因:找到一個讓你感覺「剛剛好」的齒比,你的踩踏頻率(也就是「踏頻」)不快不慢,車速又能穩定保持。這就是最高效、最舒服的狀態!
🚵♀️ 挑戰上坡時:
策略:切換到低齒比。
原因:這是齒比最重要的應用場景!在上坡前就提前換到讓你感覺輕鬆的低齒比。記住,目標是保持平穩的呼吸和踩踏節奏,而不是跟大山「硬碰硬」。
🌄 從山坡上飛馳而下時:
策略:切換到高齒比。
原因:這時候你的速度非常快,用高齒比可以讓你在需要的時候還能繼續踩踏加速,而不是讓腳空轉。